五行缺
首 页 | 生活在成都 | 音乐o | 转载 | 技术文档
[小学]序
  2007年夏天,走出纯净的校园,踏上工作岗位,有点不情愿,但无法选择,从来到人间那一刻起,似乎就注定今生要走向社会,养活自己,养活他人,上帝造人,是让人来到世上有事情做的,不是让他来这个地方玩的,要玩,应该留在天堂里面。

  回首近二十年的校园生活,生活轨迹:松林村→中石镇→富顺县→武汉市→成都→?或许,很难得用一两个词来概括,于是,《学林》问世了。。。。。。

  1991年,啥也不懂的我,被身边的一群小伙伴拉着进入了村里唯一的一的小学,但是,遗憾的是,到仅有我一人撑到现在,其它人,早已步入社会多年。期间,在身边的同学换了一批又一批,和我一起读书的,有的留级了,有的是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留级下来的,当然也有从学长变为学弟的。小学六年,总共有至少六个班主任,或许这也算是一种记录吧,至于同班同学,加上留级的,估计就很难得记得清了,好多同学,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淡忘掉,幼年的我就在想,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学习的地方应该会越来越大吧,人是会长大的,但是,很奇怪,从一年级到六年级,年龄增长了好多,每个人都长大了,可是,教室没有变大,奇怪的是,一个班的同学座在里面,似乎也没有觉得挤。。。。

  1997年,13岁的我入了(注意是“考”)镇上的中学,在这里,身边的同学从原来的村上的小朋友变成了来自全镇其它地方的朋友,班级也从原来的小班级(20--30)变在了大班级(40--50),中学三年时间太短,人又太小,几乎没有什么记忆,记忆中,老师不再经常换,所有,初中三年,就两个班主任。和小学比起来,由于中学离家较远,父母不可能一直在身边盯着,很多课余时间可以自己自由的玩耍,于是,在中学时,原本应该是父母催我早点回家的任务,交给了在学校里面的老师。每天在学校玩到老师吃完晚餐出来散步,然后,我们就不得不回家了。初中时,整个过程就这样,基本可以用玩来概括它,玩得太多了,不知道那算不算启蒙时期的素质教育,虽然教学的主角仍然是应试,但是,作为学生的我们已经开始在探讨这方面的做法了,当然,这是家长和老师所不允许的,因为,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,我们都是在玩,即使成绩不错,但是,压力可想而知。

  2000年,经过极其艰难的中考,我和我们学校的其它三名幸运儿一起考入了县里面最牛的高中--富顺二中。但是,很遗憾,我只考了我们四人中的最后一名,刚好达到目标。来到县城,我才发现,原来玩不是初中时那样玩的,面对从没见过的新式玩法,我就下定决心,一定要学好,考出这个县城,去外面见识更好更好玩的东西,以后的事实证明我当时的主意是多么的英明。三年,不是很久,但是,却可以玩出很多花样儿出来,虽然经济拮据,但是,同样可以有自己的玩法。其实,与其说是玩,其实也没什么玩的,没有物质条件!到不如说是放松。三年里,除了在课堂里面的学习,课外的自习,我的其它时间几乎都花在了操场上,这可能与我身体不怎么好有关吧,身体不好,就整天锻炼,当然,有个前提,不纳下学业。提到学业,现在想起来,有时还真不明白当初是怎么过来的?不光是最后的成绩不在预计中,还有这三年的生活节奏,那种节奏,估计今生很难遇到第二次了,每天就是学习,运动,运动再学习,生活有点枯燥,每天重复,但是,却是坚持过来了。

  2003年,高考结束,意外的考入了外省的学校,没办法,去读吧,出去也许能给自己锻炼锻炼呢(都快20岁了,就没怎么出过县城以外的地方,独立生活能力可见一斑)。说实话,当初去湖北,纯属意外,一来,正常情况下,我是不会考到那个地步的,也就不可能被我所填写的学校录取,二来,几乎没有去过外地的我,需要一下子离开父母,去一个陌生的地方,更是意外,三,正常情况下,我应该是去学习数学,化学,或者物理什么着的,却被一个叫“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”的专业录取过去了,还有,省内本来有所大学,不错的,正常情况下应该考那个学校的。所以说,去了省外,纯粹是意外。

  四年的大学生涯一晃就过去了,也是时间总结一下了。工作的日子有点无聊,但是,还基本是我喜欢做的工作,继续努力下去吧。

  用一年的时光,慢慢回忆自己过去近二十年的生活,做个总结,也为将来做个规划,用一句话来做尾:我的未来不是梦(未完待续)
2008-03-25 16:00:07|阅读全文(0)
最近更新
友情链接

网站简介 ┊ About goad ┊ goad English ┊ 联系我 ┊ 广告服务
蜀ICP备12017742号-3 www.goad.com.cn, www.2g63.cn, www.goad.net.cn
五行缺 CopyRight © 2015 ~ 2022